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貧困殘疾人家庭注入希望之光在一戶殘疾人家庭的屋頂上,30平方米光伏發電設備已安裝完工。 光伏專用計量箱被安裝在殘疾人家門口。 張清鉗(中)帶領基金會人員深入農村慰問殘疾人。 特需兒童融合中心為特需兒童和普通兒童構建起心理無障礙互動空間。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文/記者詹文通訊員施雯圖/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提供)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設立了全國首個綜合性身心障礙預防中心,組織中小學生參與視力障礙體驗。 2018年12月底,同安新民鎮後阪村殘疾人洪先生家屋頂上安裝的光伏發電設備完成驗收併入國家電網,這標誌著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精准扶貧·光伏助殘”公益項目,圓滿完成既定的百戶目標。這個項目,每年可為洪先生帶來約3000元的穩定收益,持續20年。很多獲利的無勞動能力困難殘疾人,將這稱為“陽光收入”,把這項目稱為“為貧困殘疾人家庭注入希望之光”的項目。 從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會會議上的一個提議,到最後一戶完成,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該公益項目歷經34個月,扎扎實實落戶我市島外四區1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大大提升了貧困殘疾人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我市精准助殘找到一條新路子。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殘疾人事業乘勢而起、因時而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成立於改革開放早期的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始終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致力於發展殘疾人福利事業,凝聚起社會各界的愛心,讓廣大殘疾人更多地共亯改革開放福祉。特別是黨的十八届三中全會以來,基金會堅決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講話精神為目標,不斷創新管道方法,推進精准助殘、精准扶貧,助力我市殘疾人福利事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創新 探索扶貧助殘新方法新項目 “精准扶貧·光伏助殘”公益項目,源於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2016年3月召開的一次理事會。基金會顧問、市政協原副主席莊威提出把光伏發電引入助殘工作的嘗試。 光伏發電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是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投入少、見效快、收益高。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只要提供閒置的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備,發出的電不僅可以供自家使用,用不完的部分還可以併入國家電網,賣給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幾乎是“無本買賣”。這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殘疾人來說,是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基金會理事、監事,紛紛對這個提議表示贊成。 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市委原副書記張清鉗對此高度重視,得知山東青島在光伏扶貧方面已有多年經驗,迅速組織考察組赴青島市考察光伏扶貧整村推進項目。他們進村入戶,與村民坐下來交談,瞭解當地光伏扶貧做法、建設成本和成效,考察光伏發電設備的科技成熟度。 返厦後,基金會一次次地上門拜訪廈門大學、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專家,就科技方面向他們請教。他們還深入供電公司瞭解國家、省、市有關光伏發電的扶持政策,向各區殘聯徵求意見,反復論證項目的可行性。 張清鉗說:“殘疾人扶貧工作最重要的是成效,一個扶貧項目,唯有真正落到實處,真正取得實效,真正造福了殘疾人,這個項目才算精准,才真正有意義。”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和可行性研究,基金會啟動了“精准扶貧·光伏助殘”公益項目。 嘗試 每個家庭永續獲益二十年 本著審慎、務實的態度,基金會先後在島外四區選取5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試點,觀察項目實際運作情况。2016年下半年,試點工作迅速展開。 家住同安區洪塘鎮的葉女士,成為項目的首個受益者。 低保戶葉女士為二級重殘人士,常年臥床。她的丈夫是一名退伍老兵,年歲已大,沒有固定收入,還要在家護理臥床的妻子。基金會瞭解到情况後,為這個低保殘疾人家庭免費安裝了一套3千瓦光伏發電設備。設備裝好一星期,供電公司還沒來得及驗收,颱風“莫蘭蒂”襲擊了廈門。一夜大風大雨過後,第二天一早,基金會工作人員趕緊聯系施工單位到葉女士家查看情况。萬幸的是,屋頂上的光伏發電設備組件和支架均毫無損失。 2016年10月,葉女士家的設備開始發電。一個季度後,第一筆補貼款打入她的個人帳戶。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5戶試點的貧困殘疾人家庭均給予良好迴響,項目經受住了檢驗。去年5月,全國助殘日期間,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正式立項,啟動“精准扶貧·光伏助殘”百戶殘疾人家庭公益項目。 國家對分佈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全電量補貼的政策,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以支付;自用有餘上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當地燃煤機組標杆上網電價收購。張清鉗說:“按照基金會選擇的3千瓦光伏發電設備及廈門日照情况測算,每戶貧困殘疾人家庭每年可囙此獲得直接經濟收益約3000元,並且永續獲益20年。” 推廣 各方關切支持積極助力接力 項目正式實施後,基金會提出目標:通過募集社會愛心善款,為我市島外四區1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精准扶貧·光伏助殘”項目。每戶殘疾人家庭只需提供30平方米的自家屋頂,均可免費安裝3千瓦光伏發電設備,設備安裝好後,產權和收益歸殘疾人家庭所有。 項目的實施要有資金的保障,基金會開展了募捐活動。張清鉗理事長和楊希聰副理事長帶領基金會工作人員四處奔走勸募,先後拜會市直機關黨工委、市國土房產局、市土地開發總公司、廈門航空、建發集團、市總商會、象嶼集團、翔業集團、特房集團、火炬集團、資訊集團、市政集團、南普陀寺、英才企業等近20家機關、國企、民企、宗教機构,宣講殘疾人幫扶事業,推介“精准扶貧·光伏助殘”項目,得到大力支持。 分管市領導對該公益項目給予高度肯定和支持,省殘聯理事長邵旭來厦調研時也對該項目給予高度肯定。市殘聯、各區殘聯、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積極配合項目實施。“回顧‘精准扶貧·光伏助殘’公益項目的實施,可以說是各方關切支持、積極助力接力的過程。”張清鉗說。 市國資委高度認可這個公益項目,在募捐過程中大力支持。市直機關黨工委領導積極呼籲、幫助勸募。市國土房產局黨組全力支持,率先在全市以局黨組名義發動系統黨員和所屬企業市土地開發總公司捐款。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基金會理事單位,捐贈50萬元。廈門英才企業董事長、基金會榮譽理事長楊英在每年向基金會常規性捐款50萬元的基礎上,又為該項目捐款10萬元。20餘家組織給予大力支持,使得基金會在短時間內募得專項資金205萬餘元。因年齡關係,張清鉗理事長雖已於2018年年初獲市委組織部同意辭去了理事長一職,但他仍心系該公益項目,繼續以市老領導身份關心、支持、推動這個項目扎實落地。 廈門市東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下該項目,負責勘測、資料採集、光伏設備安裝、並網手續辦理等工作。在施工安裝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 東港智慧董事長李延泉直言自己被這個項目所感動,他以公司名義捐贈3萬元。李延泉說:“作為項目的施工方,我們也要為殘疾人事業作出一點貢獻。我們保證將這個項目做好做實,保質保量。將來如果光伏發電設備有問題,可以終身免費保修;如果是颱風等天灾引起的嚴重損壞,我們也免費更換。我們要儘量把它做成一個樣品工程,為殘疾人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成效 精准幫助百戶殘疾人家庭 2018年是該公益項目大力推進、落地實施之年,一塊塊光伏發電板出現在殘疾人家庭屋頂上,幫他們增收脫貧。 20多歲的殘疾人洪先生,曾擁有健康的身體,卻因為車禍導致殘疾。在基金會一次次上門幫助下,洪先生從臥床到坐著輪椅出門,再到康復行走,生活有了很大改觀。但肢體殘疾依然讓他行動不順暢,找工作受阻,加上家中還有一個天生殘疾的阿罵,全家生活的重擔全都壓在洪先生母親瘦弱的肩膀上。 除了耕種農田,沒有別的經濟收入,洪先生勉强在村裡開起一家小小食雜店,但幾乎沒什麼生意。基金會再次送暖上門,為其安裝光伏設備,併入國家電網,一個季度後,第一筆補貼款進入他卡中。洪先生說:“每當家裡有過不去的坎時,基金會總會及時給予很多幫助,我曾一度怨恨命運不公,現在覺得必須要好好生活,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小夢想,才對得起那麼多的關愛。” 妻子精神殘疾,長期臥床,剛剛大學畢業的兒子也遭抑鬱折磨閉門不出,靠務農支撐這個家的陳先生,起早摸黑幹完農活,又到工地打零工,也僅是勉强維持生計。基金會瞭解到情况後,一趟趟主動上門,帶著醫生為陳先生的妻子、兒子檢查開藥,做心理疏導。光伏設備安裝入網後,又為其家中新增了一筆穩定收入。 心理的疏導重建,家庭經濟的改善,讓這個家也重新見到陽光,妻子不再天天臥床,每天會起來分擔家務,兒子也走出房門,開始找工作。“這個光伏發電,為我們家帶來了光。”陳先生不止一次這麼對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說。 十來天前,同安區新民鎮後阪村殘疾人洪先生家的屋頂上安裝的光伏發電設備完成驗收併入國家電網,這標誌著“精准扶貧·光伏助殘”公益項目圓滿完成既定的百戶目標。他家門口的銘牌上,記載著這個項目的捐贈方。 據市民政局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有都市殘疾人2745人、農村殘疾人1225人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這個數位背後,是貧困殘疾人家庭對有效扶貧項目的切實需求。“精准扶貧·光伏助殘”項目在短時間內,使百戶殘疾人家庭離脫貧目標更近了一步。 助殘亮點2018 特需兒童融合中心: 幫特需兒童融合成長 在經過反復調研、策劃、論證、修改方案後,特需兒童融合中心於2018年啟動。中心構建起特需兒童和普通兒童之間心理無障礙互動的空間和氛圍,促進普通兒童對特需兒童的認識和瞭解,提升特需兒童的自尊自信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在過去的一年,融合中心開展了融合天使項目、特需兒童引導式融合、特需兒童自由式融合、特需兒童家長心理成長課程、特需兒童家長專業諮詢等子項目,全方位幫助特需兒童融合成長。融合中心還招募融合專項義工,定期開展“益客棧開放日”活動,為特需兒童融合提供支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度融合中心項目圓滿收官,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特需兒童、普通兒童、特需兒童家長、義工都得到了全面成長。 2019年度,特需兒童融合中心將繼續開展各個子項目,歡迎心理學、音樂、律動、繪畫、手工、美食製作等各行專業人士為融合中心提供融合教學、服務,歡迎特需兒童參加課程,歡迎普通兒童來當融合小義工。 諮詢專線:0592-5333910。 身心障礙預防中心: 從源頭减少殘疾發生 一份來自世界衛生組織殘疾預防與康復專家委員會的報告認為,利用現有科技可使至少50%的殘疾得以控制或延遲發生。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增强全社會殘疾預防意識”,2017年國務院將每年8月25日設立為“殘疾預防日”。 去年,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設立全國首個綜合性身心障礙預防中心,旨在通過普及預防知識、開展宣導活動、類比障礙體驗等管道,提升公眾對身心障礙預防的意識和認知,避免各種致殘危險因素,從源頭减少殘疾的發生。 2019年,身心障礙預防中心將不斷豐富肢體障礙、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言語障礙、心理障礙五大類身心障礙體驗活動和科普宣導活動,歡迎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團體報名參加。 諮詢專線:0592-5333791。 “精准扶貧·光伏助殘” “精准扶貧·光伏助殘”指的是為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免費安裝光伏發電設備,使他們可以通過國家專項補貼和“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新增家庭收入。2018年,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通過募集社會愛心善款,為我市島外四區1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了“光伏助殘”項目。 通過光伏發電扶貧,是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重要舉措之一。光伏扶貧項目開啟了扶貧開發由“輸血式扶貧”向“精准扶貧”的轉變,一次投入,長期受益。 我國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14個連片地區,這些地區傳統產業占比大,發展相對滯後,群眾生活缺少產業支撐,但這些地區中的很大一部分,光熱資源較好,年均日照小時數在1200小時以上,發展光伏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2014年,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印發了《關於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時間組織實施光伏扶貧工程。 根據廈門市氣象臺公佈的《厦門市2017年氣候年報》,2017年廈門日照時數達2213小時,適合開展農村光伏扶貧項目。 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前身是1985年7月17日成立的“中國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這是全國首批成立的地方級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之一,是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多年來,基金會不斷朝專業化和社會化的目標發展,弘揚人道主義,動員社會力量,聚焦預防、救助、融合三大業務模塊,通過募集社會愛心資金,發展殘疾人福利事業,為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做了許多工作。 近年來,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助殘工作亮點頻出:2010年,在全省率先設立“助殘量販店”,陸續開設了翔安、同安、海滄、集美四個區級“助殘量販店”,實現廈門島外全覆蓋;2015年,免費為1754名致聾高危遺傳者進行基因檢測並指導預防,獲得廣泛讚譽,成為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向全國推廣的範本。基金會先後被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授予最佳執行力獎、公益創新獎,被省殘工委授予全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被省民政廳授予4A級社會組織。 “精准扶貧·光伏助殘” 捐贈組織 ●廈門市東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市土地開發總公司 ●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系統 全體黨員 ●廈門經濟特區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 公司 ●廈門航空有限公司 ●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資訊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火炬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市光彩事業促進會 ●廈門翔業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廈門市政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英才企業 |